癌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居民死亡的第一原因。“根据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每天约有1万人被诊断出癌症,每分钟就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而每个人在一生中癌症的发生率超过3成。”据国家卫计委的官方统计,2014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6.7%,超过排名第二的心脑血管疾病三个以上百分点。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报告2012》中,显示2012年全球癌症发病率,欧美发达国家位居第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但因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均为世界第一位。
在可怕而庞大的数字背后,并不代表癌症是不可战胜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还有1/3的人通过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大家科学防癌抗癌的意识与能力非常重要。
在庞大的癌症发病率数据之下,很多人不禁要问:“癌症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其实,肿瘤病因与生活密切相关。
了解癌症,看看这些癌症诱因
癌症的诱因有很多,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包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不良习惯、精神压力、遗传因素等。根据医学界研究癌症病因与以下三大类因素有关:
一是物理性致癌因素,包括电离辐射、紫外线、极端温度、DNA突变或缺失、缺陷;
二是化学性致癌因素,包括黄曲霉素、亚硝酸盐、多环类芳香烃及尼古丁;
三是生物量致癌因素,则是大量的病菌、细菌以及寄生虫感染。
关于化学性致癌因素,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很多老人因为有节省习惯,常吃剩菜剩饭,有时候食物变质,发霉了,也舍不得丢弃,而这些变质食物中就有致癌因素———黄曲霉素。
而关于亚硝酸盐的载体,除了人们熟悉的腊肉熏肉之外,还有一种食物往往被忽略。对于有老人或是孩子的家庭,因为担心老人、孩子无法嚼碎菜叶,所以会将蔬菜放入锅中久煮,甚至煮得蔬菜已经发黄、发酸,这个时候虽然老人、孩子可以嚼碎,但是这样的菜中却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另外,在节假日,许多家长还喜欢相约带着孩子们去郊外烧烤,烧烤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多环类芳香烃。
而最后一种致癌因素尼古丁则存在于香烟之中。数据显示,吸烟人群相较不吸烟的人群,患上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40倍。
其中在食品安全上,三聚氰胺可能会导致膀胱癌、苏丹红会导致肝癌、孔雀绿是动物致癌性的诱因、农药会导致白血病、工业盐导致消化道肿瘤。而在不良习惯中,吸烟会导致肺癌、饮酒会导致食管癌和肝癌、饮食油腻和喜嗜红肉会导致大肠癌、作息不规律导致前列腺癌。
除去广泛诱因外,不同癌症也分别存在着一些特殊诱因。
肺癌特殊诱因包括吸烟、二手烟、慢性肺部——瘢痕、结核感染,以及被很多人忽视的厨房油烟。
肝癌特殊诱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霉变食物(黄曲霉素)、亚硝酸盐、饮用水污染等。
宫颈癌特殊诱因有HPV、单纯疱疹病毒、慢性宫颈炎。
食管癌特殊诱因包括腌制食品、烫食、过量饮用高度酒。其中过量饮用高度酒是贵州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原因。
除了与生活相关,癌症的发生是机体细胞发生的一种异常的增生组织,它不受人体的控制,是无限制的增生,会夺取机体的营养物质,让健康的组织受到伤害。
在肿瘤死亡率、发病率不断升高的背后,细细探讨这些数据,会发现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发病率都各自存在一些特有规律。
大多数的肿瘤发病危险性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其原因主要与免疫功能减退、长期暴露在有致癌物质的环境中等因素有关,再加上组织细胞的衰老,增加了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因此,老年人是癌症高发群体。据统计,老年人群高发的癌症有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
另外,不同的性别也导致其不同癌症的发病率有不同。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男性癌症发病率前十位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白血病、胰腺癌和脑癌;女性癌症发病率前十位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宫颈癌、肝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以及卵巢癌。
从年龄来看,根据数据表格显示,人类在0岁至45岁期间,无论是男女,还是城市、农村人口,肿瘤发病率起伏不大,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在45岁至80岁之间,发病率突增,其中尤其是城市男性在75岁时发病率达到顶峰,也就是说每10万人中,有超过2000名城市男性会患癌。这样的发病率,直到80岁以后才会呈现下降趋势。根据2000至2011年全国2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情况来看,在这段期间,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发病率变化不大,略有上升,但是肺癌的发病率却在明显上升。
癌症并非是不可对抗的,及时进行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那我们如何在早期发现它的蛛丝马迹呢?
肺癌在早期大多数没有症状,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 闷、气促、胸痛、甚至声音嘶哑。目前对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一期的5年生存率超过80%,二期5年生存率近50%。
乳腺癌早期大多无症状,能摸到的乳腺癌都在2cm以上,其肿瘤已生长3-6年。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目前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80%。
早期肝癌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目前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超过50%。
宫颈癌早期大多数无症状,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 (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放化疗。目前IA期宫颈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第IB期,II期和III期宫颈癌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0-85%,60-70%和30-35%。
需要提醒的是,五年生存率并不是指患者只能生存五年,在临床上,癌症患者病后五年且无复发,可以算是治愈。
预防癌症,做好早筛很重要
肿瘤与脑血管病、心脏病被并列为人类的“三大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球癌症发病数为1044万人,其中70%以上发生在欠发达的国家及地区。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上升。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统计,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男女死亡人数分别是429万和281万。冰冷无情的数据,也在为人类的防癌工作敲响警钟。
以死亡率排名第二的胃癌为例,从1991年开始,日本便应用血清蛋白酶原检测对无症状中年人群进行长期的胃癌早筛,在1950年,日本每10万人中就有近120人死于胃癌;而在2012年,经过防控,日本每10万人中死于胃癌的患者不到20人。
什么是肿瘤筛查
肿瘤筛查是一种针对癌症的专业体检方式,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或影像学检查,发现人们体内各器官肿瘤的“蛛丝马迹”,把肿瘤消灭在萌芽阶段。同时,肿瘤筛查可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筛查,这将更具有针对性。
肿瘤筛查体检是健康体检有效的补充,主要目的是发现被检查者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更加系统专业地及时发现临床下的肿瘤病变。
恶性肿瘤分为Ⅰ-Ⅳ期,其中Ⅰ期是可以治愈的,Ⅱ-Ⅳ属于中晚期,5年的生存率低于10%,也就是说“早发现”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如果发现及时,大多数的癌症可以治愈。
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俗称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持续上升,但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治愈率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肿瘤筛查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让肿瘤在早期被发现、早期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每年都进行健康体检,可是说到体检,经常会有患者发出疑问:“为什么我前两个月才做的体检,显示结果都是正常,现在却突然发现有肿瘤?”这样的情况,往往来源于患者在体检时没有做肿瘤筛查的相关体检。
“健康体检”的目的在于通过各项身体指标来进行个人的健康评估,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等进行检查,比如血压、心电图、胸透等等,发现异常情况后,再到相应的专科医生处咨询,进行恰当的处理,对维系机体健康状态是很有用处的。
不过,目前大部分的健康体检适用于广泛人群的常规体检,常规体检掌握人体的健康状况,可早期发现一些常见的慢性病,但其一般不包含专门的癌症检查。这类“检查”仅能发现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及一部分肿瘤,针对性非常不够。因此,即使体检结果正常,也并非可以高枕无忧,“把健康体检当作是万能的,指望简单的体检一定能查出、甚至确诊肿瘤,这是一大误区。”
另外,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对于肿瘤筛查有着不同的意义。例如:常见的X光片,如果做胸部正侧位片,可以初步筛查一些胸部病变;如果做钡餐照影,可以发现直接小于等于1公分的早期胃部肿瘤;而例如位于人体浅表的甲状腺病变,则需要进行B超检查,这种检查无创且经济方便,并且可以引导穿刺活检的开展;另外一种常见的肿瘤筛查———CT,对于肺癌的筛查有着巨大价值,虽然其辐射剂量高于X线,但是分辨率高,可以进行大部位、大范围的扫描,了解肿瘤与血管的关系、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在肿瘤筛查中,许多患者认为只要进行抽血就可以查出所有的病变。其实这样的认识并不正确。查血无法替代其他检查,例如胃镜等,但是抽出血液中的标记物同样有着重大的医学意义。
人在40岁以后,身体免疫机能开始走下坡路,癌症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大,80岁将达到高峰,也就是高危人群,另外,癌症虽然不是遗传病,但是却有遗传相关性,例如母系家庭成员中有乳腺癌史,其患病几率较一般妇女高5至7倍。因此,一些具有肿瘤家族史的人,也应属于肿瘤发病的高危人群,对于这些人群来说,肿瘤筛查就显得尤为必要。
此外,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肿瘤筛查也有不一样的侧重点。男性可选择肺癌、肠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检查项目;而女性应注重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宫颈癌、胃癌、肠癌的检查。亲属中有患癌的人群,应注意相应癌症的筛查。由于现在癌症的年轻化,这类人群开始进行肿瘤筛查体检的年龄可能要提前到45岁,甚至更早。
如果本身患有与高发癌症相关疾病,如慢性胃炎、子宫颈炎、结直肠息肉等,应该重视相应的检查。另外,有长期吸烟史的人,要注重筛查肺癌;经常酗酒的人,应注重筛查肝癌、消化系统肿瘤;而有的人工作比较劳累、压力大、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经常在外就餐,或者工作过程中需要经常接触致癌物,就需要按职业特点定期进行肿瘤筛查体检。
预防癌症,从生活习惯着手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报告2012》显示,全球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高,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南美洲发展中国家增速明显。我国部分地区每年发病率接近250/10万,假如一个人可以活到80岁,那么他一生中有1/6—1/5的概率会患癌症,换句话说,平均一个六口之家就可能会有一个癌症患者。防癌、抗癌刻不容缓。现看看省内和国际著名专家防癌的意见建议。
冉鹏:预防癌症,记住12点
针对癌症的各项诱因,例如遗传等因素是市民无法改变,但是生活习惯却是可控的。贵州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冉鹏提出生活中远离癌症的12条黄金法则:
1、切勿吸烟或咀嚼任何烟草类产品:戒烟永不怕迟,健康会马上得到改善。戒烟20分钟:升高的血压降到正常,肢体末梢的体温上升到正常。戒烟8小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水平降到正常。
2、预防感染:一些癌症是由病毒引发的,预防乙肝降低肝癌风险,预防HPV,降低宫颈癌风险。
3、在正常体重范围内,越瘦越好:身体过多的脂肪会增加大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肾癌、子宫内膜癌和更年期女性乳腺癌的患病机会。
4、每天最少运动30分钟:每天做30分钟中等程度的运动是一个好的开始,快速步行等会令心跳轻微加快和呼吸加深,加快人体新代谢,排除体内废物。
5、避免饮用含糖的饮料,限制进食热量密度高的食物(特别是高糖分或低纤维或高脂肪的加工食物):热量密度高的食物易引起肥胖,加重消化道负担,易患大肠癌。
6、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每天应进食最少5份蔬菜水果。抗癌食物推荐:大蒜、洋葱、卷心菜、胡萝卜、西红柿、柠檬、柑橘、花菜、大豆、燕麦等等。
7、减少进食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避免食用加工的肉类:红肉指牛、猪和羊的肉,食物如麦当劳、牛肉馅饼、猪扒和烧羊肉等。
8、如果喝酒精饮料,男士每天不应多于两杯,而女士则以一杯为限。减少酒精摄入能减少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几率,减少对食管及胃粘膜的刺激。
9、限制食用高盐分的食物和经盐(钠)加工的食物,每天应摄取少于6克的盐(2.4克钠)。
10、不要使用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癌症:最佳的营养来源是食物,而不是营养补充剂。一个含丰富蔬菜水果和植物性食物的均衡饮食已能提供所需的营养
11、提倡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12、平衡心态,心理健康
另外,应定期体检,建议每年一次,以便早日发现肿瘤。体检内容可以包括胸片或胸部CT、腹部超声、乳腺超声、甲状腺超声、宫颈刷片检查、胃镜检查、肠镜检查等,易患癌人群尤其需要提高自我重视。
每个人随着身体、年龄、生活方式、周边环境的变化,机体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做好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早发现、早治疗,癌症或许并没有那么可怕。
数据显示,在我国主流城市白领中,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60%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仅有不到3%的人属于健康。因此,肿瘤不仅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一谈起癌症,就会感到心理紧张和恐惧,时有“谈癌色变”的感觉。冉鹏还指出,我们害怕不如预防,其有效的防范措施有:
1、尽盆避免和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
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食物多样化,适量食用防癌抗癌食品:不吃烧焦的食物、少吃烧烤食物。
3、多吃淀粉类食物,减少红肉摄人量,多吃蔬菜、水果。
4、限制腌制食品的摄人并控制盐和调料的使用.
5、不要食用在常温下保存过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6、减少食用含有添加剂、污染物及农药残留物的食品。
7、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减少因压力负荷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抑郁等心理疾患。
8、控制体重,防止肥胖,戒烟限酒。
9、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适量饮用绿茶,促进机体抗氧化能力。
凡是出现下述症状之一者,应特别留意: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等处)的肿块,尤其是短期内明显增大者;
2、身体任何部位(如舌、颊黏膜、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发生的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者;
3、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
4、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者;
5、大便习惯改变,原因不明的黑色大便、大便带血或腹泻便秘交替;
6、听力减退、耳鸣、头痛,单侧持续加重的头痛、呕吐和视觉障碍;
7、原因不明的口腔出血、口咽部不适、异物感或口腔疼痛;
8、原因不明的无痛性尿血;
9、原因不明的疲乏、贫血和发热;
10、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疼痛、骨关节疼痛。
16位国际著名专家提出防癌“玉律”十四条
2002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邀请了8国(包括我国)16位著名专家,综合研究了全球最新饮食与癌症预防方面的科研成果,考虑到世界各国不同的饮食习惯,同时兼顾预防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提出了预防癌症14条饮食原则,我们不防称之为防癌的“玉律”。
⑴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天的食物中蔬菜、水果、谷类、豆类应占2/3以上。
⑵控制体重。避免过轻或过重,成年后体重增幅不应超过5千克。
⑶坚持体育锻炼。每天应有1小时左右的快走或类似运动。每星期要进行1小时的剧烈运动,散步、骑车、游泳、爬楼梯、搞房间卫生等都可以,但要运动到出汗程度。
⑷多吃蔬菜和水果。新鲜绿叶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防癌作用最强。
⑸多吃各种谷类、豆类、植物根茎类食物。
⑹不吸烟,不饮酒或限制饮酒。
⑺限制肉类食品。每天猪、牛、羊等“红肉”要少于90克,可选择鱼和禽肉代替“红肉”。
⑻限制高脂肪饮食。
⑼少吃盐及腌制食品。
⑽食物贮藏要防霉。不要吃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⑾食物要保证新鲜。要学会用冷藏或其他适宜方法保藏食物。
⑿注意食品安全。只有当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其他残留物含量低于国家所规定的限量时,才是安全的。可采取冲洗、削皮、浸泡、加热的方法减少危害。
⒀烹调方法要科学。不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和肉或腌肉、熏肉只能偶尔食用。
⒁正确使用营养补充剂。对于遵循上述建议的人来说,一般不必再用营养补充剂。如果身体有特殊情况,补充营养剂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科学家呼吁:“预防癌症始于日常生活”。人们易于迁就旧的生活习惯,不大自觉改变陈规陋习。其实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节约卫生资源,也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癌症的举措。
附:中国医学科学院提出癌症症状的十大警号:.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的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的。
2、身体任何部位,如舌头、颊粘膜、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发生的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者。
3、中年以上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俗称白带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6、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者。
7、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8、鼻塞、鼻衄、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
9、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原有的毛发脱落。
10、无痛性血尿。
(本文由贵州省肿瘤医院提供)